再谈什么是水文化(上)

发布时间:2017-11-23

李宗新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开展水文化研究以来,水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许多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水文化建设的实践,成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推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进行水文化的研究和加强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什么是水文化的认识,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性的问题。随着水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水文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这个基础性问题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水文化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经过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对什么是水文化这个基础性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以求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要弄清什么是水文化?不能只知道“水文化” 的名词解释和定义就行了。应该从更开阔的视野来探求水文化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就要弄清文化与水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水文化这四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这四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水文化是一种具有水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弄清这些关系,我将从文化与水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水文化和坚定水文化自信,推进水文化发展三个方面说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文化与水文化 
  水文化是从文化这一概念派生而来的。“派生”在百度上说:“意为江河的源头发展成众多支流。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是“源头” 与“支流”的关系,是从“文化”这一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也就是说,文化是水文化之母,是水文化之根。要弄清什么是水文化,应从它的母体上和根源上去寻找水文化的渊源。因此,对文化要有个初浅的认识,并从中发现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内涵的三个要素 
  内涵,是讲一个事物内在的东西,是相对表像和外在而言的。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多样。从不同的视角看待文化,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正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化这两个字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很早。在距今36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这两个字。其中“文”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意为人在思考某种事情。从“文”这个字的象形中,也可以理解“文”这个字的含义。“文”的上面是一点,像征太阳,代表天;中间是一横,代表地;下面是一个乂,按《辞海》解释,这个字有两种意思:一是有才德的人,二是治理、安定。如果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可以把“文”字的含义理解为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化”在甲骨文中为一正一反的两个人正倒相对,其意为转化、变化。如果把文与化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天地人关系的转化和变化,即一切的社会现象。 
  诞生在西周初叶的《周易?贲卦第二十二》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里的“文”和“化”是分开讲的,“文”者,为“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 “化”者,为“教化”。汉代的刘向编著的《说苑》《卷十五?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功”相应的“文德”。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郑玄在注《礼记》中说:“文,犹美,善也”。说明文是与美和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优美、善良、和谐三者的统一。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国家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是一个世界性通用的概念,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而且内涵与我国的也不完全相同。 1690 年,法国学者安托万?菲雷蒂埃在《通用词典》中,把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使肥沃的土地,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的措施”,并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来说明人类某种活动的才干、能力和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到1871年,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从广义民族学的意义上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乃是包括人类社会中获得的一切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各种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体”。这里文化和文明常被看做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个概念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对文化内涵的初浅认识,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内涵具有三个重要的要素: 
  1、思想。这是讲文化的主体——人。因为思想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产物,现代无论如何先进的计算机和智能的设备,都是人大脑的产物。只有人,才有思想,才有概念、观念、知识、智慧、文学、艺术、能力、精神、信仰等。所以,人的思想是文化的本质,是一切文化共有的主体。 
  2、对象。这是讲文化的客体,是客观事物。只有人与各种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或关系时,即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形成和创造文化的过程。没有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切文化都是无源之水。 
  3、财富。这是将文化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形成的成果,是文化存在的形式。只有在文化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形成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时才是真正的文化。因为任何社会财富都是人们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成果,都融入了人们的思想、知识、能力和智慧。所以人们一般把文化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文化定义的主要类型 
  由于文化内涵的不确定性,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在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时,给“文化”下了数百种定义,在这数百种定义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1、财富型。认为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939年,由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和尤金合编一本《哲学小辞典》,后经数次修订。1958年,我国根据1955年的版本翻译出版了这本书。《哲学小辞典》中认为:“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专指精神财富,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这种文化财富论的观点对我国定义文化影响最大。《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新华词典》、《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文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一观点。 
  2、方式型。认为文化是人们生活、生产和思维的一种方式。如孙中山认为:“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合的表现。”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对文化的定义是“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等。 
  3、反映型。认为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4~665页),这里的文化主要指意识形态而言的。 
  4、复合型。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前面讲到的,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从广义民族学的意义上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乃是包括人类社会中获得的一切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各种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体。” 
  (三)水文化是具有水特征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水文化是以水为特征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是与水有关的文化,是以水和水务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现象,是文化中以水为轴心构成的文化的集合体。 
  现在不仅我国在研究和建设水文化,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在研究和建设水文化。每届国际水论坛都有水文化的内容 ,充分说明了水文化的国际性。因此,这里讲的水文化的实质和特征是从国际意义上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水文化可以这样界定:水文化是人们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在与人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界定中包含着水文化的实质和主要特征。 
  1、水文化的实质。水文化的实质是水文化质的规定性,是区别水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不同的地方。任何文化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人与不同对象,即不同事物发生联系,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决定这种文化形态的实质。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文化的主体,以水为文化的客体,在人与水发生联系过中形成的文化。认识水文化的实质,就确立了水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在文化百花园中的地位。 
  2、水文化的主要特性。水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第一,水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水文化并不是说水本身就是文化,水只是一个载体,载体是指承载某种事物的物体或介质。水文化是人们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创造的一种“姓水”的文化。以水为载体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水承载着对人类和社会的伟大贡献,如水对人的生命、健康,水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审美等重要联系和伟大贡献;二是说,水承载着人类对水的伟大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水事活动,即人与水发生联系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主要包括人类的饮水、用水、治水、管水、护水、节水、亲水、观水、写水、绘水等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是水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正是这两方面的联系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水文化。因此水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的文化。 
  第二,水文化是水在与人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态。因为水与人的生命、生存、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方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水文化就是在这些联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就没有水文化的形成,也就没有水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水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研究水与社会文明和发展进步各方面的关系应是水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水文化内涵要素和定义类型与文化基本一致。这是文化与水文化最紧密的联系的反映。从水文化的内涵要素讲,水文化具备了人、水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三大要素。从水文化的定义类型讲,从“文化财富型”中可以引申出:“水文化是人们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在与人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联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方式型”中可以引申出:“水文化是人们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进行生活、生产和思维的方式”。从“文化反映型”中可以引申出:“水文化是水和水事活动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反映”。从“文化复合型”中可以引申出:“水文化是与水和水事活动有关的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各种能力的复合体。” 
  第四,水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既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也有精神形态的水文化。界于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之间,还有一个制度形态的水文化。这三种水文化形态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人类与水的联系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形态的水文化;作用人本身,产生了精神形态的水文化。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各有侧重。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为什么叫水文化,而没有叫水利文化? 
  首先,因为水文化的内容比水利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水文化是指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文化现象的总称,包含了水利文化的全部内容。这样跳出了水利行业,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待水和水利。而水利文化主要是以“除水害、兴水利”的水利实践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种以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文化。 
  同时,因为水文化在形成时代、性质属性与水利文化有所不同。从形成时代讲,水文化的历史比水利文化历史更为悠久,大约有百万年的历史。自有人与水打交道的活动,人们就会形成与水有关的观念,就有了水文化的萌芽。水利文化是从人们对水进行治理才逐步形成的。在我国,从近期在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遗址说明,大约只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从性质属性上讲,水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水的问题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与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十分紧密联系。水利文化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主要是水利行业的人们在“除水害、兴水利”的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显著的水利行业特色。 
  第五,水文化具有母体文化的特性。因为没有水,就没有人,也就没有文化,水是文明之源,也是文化之源,水文化渗透到所有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说,文化是各种文化形态的母体文化,水文化是女儿文化,但具有母体文化的特性。就是说,女儿的形象和气质很像母亲。 
  (来源:中国水文化网,有筛节。)

(文章出处:北京水务网站)